這是邊騎Ubike下班,邊聽Youtube影片,所得到的感想

有三點

1.穿雨鞋的方式-

把長褲捲進襪子哩,再套進中長型雨鞋!

 

 

不知各位客官,有無類似經驗,

生活在台灣,曾因下大雨艱難上學&上班,想買雙耐看、耐髒的雨鞋,

但沒有一個看得順眼的雨鞋,怕使用次數少、佔空間、怕不好穿、浪費錢等等

因為我希望不要買到...很快就找到看不順眼的點,

當時期待

買到符合我心中的舒適度、方便、耐穿、耐看...等相關要求,至少8、9成,

最希望買到是最滿意的,但耗時又費時間思考,網路上逛+實體商店逛,

以我的原則購買商品,通常隱藏成本高達3-14天的下班後時間,

所以才說耗時,找出想要的條件、剔除不想要的條件。

By the way, 我扯遠了

 

沒想到,林立青 有教 穿雨鞋最有效的方式,

我才終於確定,穿雨鞋還是必須要穿襪子的!

(這解答對我來說很重要!!!!!!!!為什麼呢?

因為我很多事情都會想很多,找很多相關訊息,再做決定。)

學道怎麼穿工作用的襪子,也是個收穫!

對於喜歡省錢,自己漆油漆、做一些木工的人來說,

學到實用技能,解開以前困惑,事件令人開心的事情!

 

 

2. 很意外!沒有在地台灣廠商賣相關工人用具

(我要強調,是影片中,林立青說的材質、友善工人的工作用具)

我倒是很相信日本的做工的人,工作職場環境不錯!

因為去日本時,可以感受到,做工的人很體面的使用工具、貨車等!(至少外觀,良好的保養狀態)

 

3.基層員工的環境確實應該可以更好-

至少要努力降低高壓高危險高工傷的環境吧!

我相信,經營良好,且希望長久經營,想打出品牌知名度的公司(只要上層願意關注),

固定撥點錢,建立良好的工作環境場所。(好吧...也可能是我一廂情願)

 

 

林立青-作家&監工

從小在菜市場長大,

科大畢業後,林立青在工地擔任監工,看盡一切勞動者的辛酸,於是寫下「做工的人」一書。

在他的筆下,我們看到這些社會上弱小但又努力活著的人,他們的故事被寫了下來,而我們對他們的了解也不過這幾十頁的文字。

我們同情他們的遭遇,就像我們憐憫弱小,卻少有具體作為。

「你曾和街友聊過天嗎?學校的清潔工也好。他們不會拒絕麥當勞,只要買一個給他們,他們都會很樂意坐下來陪你聊。」

我們太習慣忽視他們的存在,好似他們只存於書中那個崩壞的世界。

於是,林立青將以最接近勞動者的角度,呼籲「理解」的重要。

從小在菜市場長大,科大畢業後,林立青在工地擔任監工,看盡一切勞動者的辛酸,於是寫下「做工的人」一書。

在他的筆下,我們看到這些社會上弱小但又努力活著的人,他們的故事被寫了下來,而我們對他們的了解也不過這幾十頁的文字。

我們同情他們的遭遇,就像我們憐憫弱小,卻少有具體作為。

「你曾和街友聊過天嗎?學校的清潔工也好。他們不會拒絕麥當勞,只要買一個給他們,他們都會很樂意坐下來陪你聊。」

我們太習慣忽視他們的存在,好似他們只存於書中那個崩壞的世界。

於是,林立青將以最接近勞動者的角度,呼籲「理解」的重要。

This talk was given at a TEDx event using the TED conference format but independently organized by a local community.

Learn more at https://www.ted.com/tedx

 

參考網址

 

TED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cao08-8V930&t=526s

看見做工的人 | 林 立青 | TEDxNTUST

arrow
arrow

    和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